比特币跌破113000美元 加密市场全线下挫
时间:2025-08-21
作者:情瑟
来源:未知
,
,
2025年8月20日,全球市值最高的加密货币比特币价格一度跌破113,000美元,日内跌幅达0.7%,延续了自7月31日以来的持续下行趋势。这一调整标志着此前持续数月的牛市情绪出现显著逆转。就在数日前,比特币刚刚在8月上旬创下124,176美元的历史新高,市场一度陷入狂欢,分析师纷纷上调目标价,散户与机构投资者争相入场。然而,短短数日内,市场风云突变,超5亿美元的杠杆多头头寸在剧烈波动中被迅速清算,投资者情绪从极度乐观迅速转向谨慎甚至恐慌。
截至发稿时,比特币价格小幅回升至113,486美元附近,但市场整体氛围已明显趋冷。此次暴跌并非孤立的短期波动,而是多重宏观与市场内部因素共振的结果,暴露出当前加密资产市场在快速扩张背后的结构性脆弱。
美联储鹰派预期重燃,流动性盛宴或将终结
本轮调整的导火索之一,是近期美国经济数据超出预期,强化了美联储维持高利率甚至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。8月中旬公布的美国CPI和非农就业数据均显示通胀压力顽固、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,促使美联储多位官员释放“鹰派”信号。市场对2025年降息的预期大幅降温,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,美元指数走强。
在流动性驱动的资产定价逻辑下,高利率环境直接压制了风险资产的估值。比特币虽常被视为“数字黄金”或抗通胀资产,但在实际交易中,其价格走势仍与科技股、风险偏好高度相关。当无风险利率上升、融资成本攀升时,高波动性的加密资产首当其冲遭遇抛压,尤其是那些依赖杠杆和投机资金推动的上涨行情。
地缘政治与贸易紧张局势升级,风险偏好全面降温
与此同时,全球地缘政治与贸易关系再度紧张。近期,主要经济体之间在关键矿产、半导体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摩擦加剧,市场担忧新一轮贸易壁垒可能冲击全球供应链与科技产业链。这种不确定性促使投资者重新评估风险敞口,部分原本流入加密市场的避险或投机资金转向更传统的避险资产,如美元、美债或黄金。
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比特币常被宣传为“去中心化”和“抗审查”的资产,但在全球宏观风险上升的背景下,其与传统金融市场的联动性反而增强。当系统性风险上升时,各类资产往往出现同向抛售,比特币难以独善其身。
市场内部结构脆弱,杠杆泡沫加速破裂
除了外部宏观压力,本轮暴跌也暴露出加密市场内部的结构性问题。在7月至8月初的快速上涨过程中,市场杠杆率急剧攀升。数据显示,主要交易所的永续合约未平仓合约量一度突破历史高点,大量散户投资者使用高倍杠杆追高买入,市场情绪极度亢奋。
然而,当价格触及12.4万美元后出现技术性回调,便迅速触发了密集的杠杆多头清算。据加密数据分析平台追踪,8月18日至20日短短48小时内,全市场超过5.2亿美元的多头头寸被强制平仓,形成“踩踏式”抛售,进一步加剧了价格下行压力。这种“杠杆-清算-下跌”的负反馈循环,凸显了当前加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高风险特征。
展望后市:调整或未结束,长期叙事仍存分歧
尽管当前价格有所企稳,但市场普遍认为,本轮调整尚未完全结束。技术面上,比特币已跌破多个关键支撑位,若无法迅速收复11.8万至12万美元区间,可能进一步下探10.5万美元甚至10万美元的心理关口。
不过,也有分析指出,比特币的长期基本面并未发生根本变化。现货ETF的持续流入、减半后的供应收缩逻辑、以及机构配置需求的长期增长,仍是支撑其价值的重要因素。关键在于,市场能否从过度投机转向更健康的增长模式。
总而言之,8月的这轮暴跌为所有参与者敲响了警钟:在享受高收益的同时,必须正视高风险。加密货币市场正从“边缘实验”走向“主流金融”,其价格波动也将越来越受到宏观经济、政策环境和市场结构的共同影响。未来的牛市,或许不再仅仅是代码与信仰的胜利,更是制度、监管与全球资本博弈的结果。
,